2024-10-17
“普遍现象中的中国表现”是国外期刊论文实现“国内-国外”知识溢出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指的是,针对中外都存在的特定现象,去研究该现象下的中国方面的表现。从“国内-国外”知识沟的角度看,正因为中外都存在某个现象,所以在这个现象或问题上,中外存在共同关切。有了共同关切,中外之间才可能出现知识流动,形成国内知识向国外溢出。而这里之所以关注“中国表现”而非“国外表现”,是因为中国人发国外期刊是给外国人看的,既然给外国人看,就要展示自己(“中国”)的东西。 比如,Urban-rural disparities in the prevalence and trend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Chinese elderly and their associated factors一文,研究的是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患病率及发展趋势的城乡差异。“老龄化(老年心理健康)”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这一问题上,中国老年人整体表现如何?居住在城市和乡村的老年人,其表现是否以及存在哪些差异?上述问题,就属于“普遍现象中的中国表现”。(摘自《国外期刊论文选题的五个建议:基于8本SSCI期刊的选题分析》,作者:刘小华,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9月25日)
2024-10-16
在确定选题时,很多人会存在思考上的惰性,即在海量的信息或者大量文献之下,懒于思考适合自己的选题。更倾向于获取“嗟来之食”,即盲目借鉴不适合自己的选题,或者套用不适合自己的选题形式,而结果大多以失败告终。实际上,论文作者们需要克服选题思考上的惰性,应以“求知”心态出发来思考问题,饱有对身边事物、对生活、对社会甚至对世界的“好奇”,以“无知”的状态来探索求证,最终到达“有识”状态。 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河北企业》2015年第12期)为例。这是“嗟来之食”所获得的选题,这一选题实际上就是直接借鉴不适合自己的选题,把别人的选题直接拿来使用。使用过程中仅仅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研究国内外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就直接得出了“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缺乏实证研究,学理性、科学性、严谨性均较为缺乏。由此可知,“嗟来之食”的选题只仿其形,却未得其实。而“求知心态”下所确定的选题是作者对未知的探索,在此情况下的选题会更有现实价值和研究价值。(摘自《论文选题的五种逆向思维》,作者:张文静,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8月25日)
2024-10-15
创新性对于期刊论文来说非常重要。如何从观点争议的研究中实现论文的创新值得我们关注。针对存有争议的观点或思想,如果一位学者提出了一个观点,可能会有另外一位学者对其进行反驳。那么,谁的观点才是正确的?或者,是否双方观点都具有相对的正确性?都是正确的?亦或都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我们对此进行“新”的阐释。 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作者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能单纯地说哪位学者的研究结论就一定是正确的吗?结论合不合理,得看是在条件下说的。但也正因为真理具有相对性,所有才容易存在对立观点,这也就为我们进一步澄清上述矛盾,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学者们具体问题上存在分歧的点,就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以对立观点为研究问题,并作出自己的新阐释,就是我们论文的创新之处。(摘自《论文选题创新的三个策略》,作者:姚荣霞,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9月12日)
2024-10-14
写论文,往往少不了文献综述。一些作者已经注意到,有些论文不仅前言部分有文献综述,到了正文部分还有专门的文献综述。这两部分的文献综述到底有何区别?从篇幅上看,前言部分的文献综述,往往比正文部分的文献综述短。这当然是二者的一大区别,但还不是本质区别。可通过了解综述的写作目的,来区分前言文献综述和正文文献综述的本质区别。前言部分的文献综述,往往侧重提出论文的研究问题,即围绕既定主题梳理已有文献,并针对上述文献存在的不足做文献批评,最后基于文献批评,推导出自己要研究什么问题。相比之下,正文部分的文献综述虽然也要梳理文献,呈现以往学者的研究现状,但它梳理文献的目的,并不仅仅为了明确“论文到底研究什么问题”,有时也是为了“求解问题”。即正文部分文献综述本身,就已经在尝试回答论文的研究问题了。(摘自《引言与正文两次文献综述的四个区别》,作者:刘小华,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10月9日)
2024-10-13
利用理论提出假说,是一种常见的将理论融入论文内容的方式。比如《谁从影子教育中获益——基于选择假说和理性选择理论》,这篇论文研究的是影子教育获益的个体特征,作者基于选择假说提出了“基于正向选择假说,本文推测:最有可能参加影子教育的学生群体从影子教育中获益最多”“基于负向选择假说,本文推测:参加影响教育可能性小的学生群体从影子教育中获益最多”两条正反假设;以及基于理性选择理论,提出了“参加影子教育机会处于中间水平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学生群体从影子教育中获益更多”这一假设。 在论证假设的过程中,作者首先介绍了理论的基本观点“个体基于预期的经济收益决定是否追求高等教育”;之后论证该观点对影子教育获益研究的适用性,即“是否参与影子教育与是否参与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最后作者提出推测“期望从影子教育中获益最多的学生最有可能参加影子教育”。(摘自《提升论文“理论性”的五个实用策略》,作者:岳鑫鑫,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9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