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3
定性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撰写可遵循以下几点准则:(1)提出1-2个中心问题。建议研究者可提出1-2个中心问题,后附最多5-7个辅助问题。几个辅助问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这种方式可以帮助研究者缩小研究范围。(2)将中心问题与具体的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由于方法的不同,研究问题在设计环节上还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在陈述研究问题时,注意将中心问题与具体的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3)其他细节性准则。比如,善于使用“是什么”和“怎么样”来提出研究问题;集中于单个现象或者概念来提出问题;使用“探索性”动词(发现、寻求理解等)以表达新研究设计的语言风格等。(摘自《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作者:约翰·W·克雷斯威尔,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2024-04-02
原因变量——即明确指出那些对其他事物发生作用的力量或条件的那个变量——称为自变量。而作为被另一个变量影响得出结果的变量,称为因变量。自变量“独立于”对它发生作用的前因,而因变量则“依赖于”那个原因的作用。 要确定一个变量是自变量还是因变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有两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去识别自变量。第一,在时间上该变量是出现在其他变量之前吗?自变量是出现在任何其他类型变量之前的。第二,如果变量是同时出现的,那么作者指出某个变量会对另一个变量产生作用吗?自变量是会影响其他变量的发生的。研究主题通常是根据因变量来进行叙述,因为因变量是要解释的现象。(摘自《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作者:劳伦斯·纽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2024-04-01
在访谈正式开始前,访谈者需做一个简短的介绍性说明,描述谁进行的访谈,为什么开展访谈,解释如何选择被调查者,以及是否会对回答保密。尝试让被访谈者深刻认识到访谈及其回答的重要性。一般来说,人们如果认同这件事的重要性,就会更加配合。在访谈过程中,不要试图去解决被访谈者的每项抱怨或批评,但需告知其所有的回答都会得到同等的关注。访谈人需要灵活一些。虽然遵守日程表和提出所有问题十分重要,但少数人可能会在倾听和理解某些问题上遇到麻烦。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访谈人需放慢速度并重复问题,建议单独和被访人谈话,其他人在场可能会分散注意力或侵犯隐私,从而改变结果。如果使用印制的访谈调查表,要保证按照卷面的访谈提纲提问。很重要的一点是对所有的人以相同的方式问同样的问题,否则结果就不具可比性。(摘自《调查研究实操指导:细节与示例》,作者:阿琳·芬克,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第1版)
2024-03-31
引言是论文中介绍研究缘起,并澄清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的重要部分。它重在阐述论文的研究内容,介绍论文的主题和“主角”,并预示着论文将要在正文部分所要打的“结”。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引言一般要回答三个核心问题。第一,谁在意。引言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勾住”读者,使他们对“谁在意”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我在意!”第二,我们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然后怎么样。需确定你正在参与的理论对话是什么,这个对话中缺少什么,你要为大家带来什么,以及为什么你带来的观点是相关和重要的。第三,我们将学到什么。你需要告诉读者,你的研究所带来的贡献是如何改变、挑战或者推动对话的。总之,作者们可将以上三个核心问题内化于心,学习撰写一个重点突出、引人入胜的引言。(摘自《学术写作如何讲好故事:成功驾驭写作和发表的技巧》,作者:蒂莫西·G.波洛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3年2月第1版)
2024-03-30
样本的大小,是很多研究新手常问的问题。一般来说,对于样本量的确定,由考察总体的特质、研究者能调动的资源以及调查目的中发现三个方面确定。第一,需考量总体当中存在多大的差异或多样性,异质性越显著,所需样本规模就越大,唯有如此,才能代表总体内所有的变化。第二,研究者所能获得的资源有多少。资源也会影响抽样,比如,研究一个400人的样本可能面临着时间、资金或人员紧张的问题。第三,研究者还需要考虑打算在分析时采用的统计方法。有时,这些方法受限于特定的资金来源,有时,统计方法需要回答研究的问题。不论哪种情况,多数统计方法都要求被研究总体内单元之间或类别之间的平衡。(摘自《民族志方法要义:观察、访谈与调查问卷》,作者:斯蒂芬L.申苏尔,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