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7
组合效应是指,不同因素(例如个人特征、组织策略等)组合在一起时,其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而要分析其影响,我们就要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同时出现的各种情况,也就是通过组合的方式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组合效应下的影响因素分析。“组合效应影响因素分析”这一问题情境的特征,与fsQCA方法具有明显的契合性。首先,在影响因素选择和建模时,fsQCA方法将各种因素作为一组组合条件考虑,从而能够更准确地确定影响因素。其次,进行组合条件的函数关系拟合时,fsQCA方法采用基于组合条件的函数关系模型,以拟合具有多个影响因素的问题,并能更好地加以解释。再次,针对组合效应可能存在的小样本情况,fsQCA方法采用基于不确定性或模糊逻辑的分析,从而更好地处理小样本情况下因素的关系。(摘自《fsQCA方法适用的5种问题情境》,作者:刘小华,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3年5月1日)
2024-06-06
初始文献检索包括判定在哪里找信息以及如何找信息,可以用单个问询进行,可能会找到一个或多个书目出处。但更多时候是个复杂而反复(即重复)的进程。启动文献检索时,跨学科研究者有责任尽其最大能力从方方面面仔细思考问题,并避免受到学科专家“所见”(即“所写”)的影响,搁置对问题的判断。如果对其他人就该问题所说没有基本的了解,人们就不可能真的想透问题;但是,仅仅关注学科专家“所见”(即“所写”)会有束缚人们观察能力的危险。 跨学科研究还包括寻找学科研究者没能看到的东西。学科研究者通常关注总体复杂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排除了其他方面。人们应该克服诱惑,最好不在初始检索前和完成全面检索前就形成观点(当然,这很难做到,尤其是所处理的议题里人们的观点充斥了道德立场或信仰传统)。假如人们早就有了一个观点,就应该尽力不让它影响检索。(摘自《文献检索的两种方式》,作者:张雯雯,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5月23日)
2024-06-05
“要素齐全”式标题说的是,报纸论文的标题同时体现了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从形式规范上比较接近期刊论文的标题。有的标题甚至还包含研究框架、研究发现等要素。比如,《列宁的认识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这一标题,同时呈现了研究主题(列宁认识论思想)、研究问题(列宁的认识论思想是什么、这些思想有何当代价值)、研究框架(认识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青少年手机依赖:评估、风险因素及防治》这一标题,也同时体现了上述要素,冒号前面的文字说的是研究主题,冒号后面的文字说的是研究问题和研究框架。 总的来说,“要素齐全”式标题在报纸论文中并不算最常见的标题类型。正因为如此,我们有时从标题上,就能直接看出哪些是报纸论文、哪些是期刊论文。尽管此类标题在报纸论文中占比较少,但由于其较为完备、规范,我们仍然将其作为报纸论文标题拟制的一种重要方式。(摘自《报纸编辑喜欢的10种论文标题:以〈中国社会科学报〉为例》,作者:刘小华,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3年9月13日)
2024-06-04
有时候,一些论文的选题可能是针对某个较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在梳理文献时,若仅是围绕这一具体的研究对象呈现相关文献,则可能存在文献数量不充足的情况。有些作者可能便因此直白地说明“文献较少”,或者直接隐去了文献综述部分。这样一来便无法从学术层面说清楚研究缘起及由来。因此,针对此种情况,围绕这一研究对象寻找其上位概念进行梳理,便是可行之举。上位概念即属概念,用通俗的话来讲,可以理解为其内涵和外延包含得更广泛的概念。(摘自《文献梳理体现条理性和逻辑性的四种基本思路》,作者:张文静,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3年7月25日)
2024-06-03
针对某一问题,不同群体会有不同的立场和选择,从而出现多种情形。只有同时纳入这些不同立场群体所对应的不同情形,对比其编码情况,并确认无新的类属,才能说研究具备了较高的信效度。 比如,《〈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采纳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一文,作者考虑到虽然论文研究的是“采纳影响因素”,但如果仅研究已经采纳的群体样本,那么难免会得出不够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在“采纳”问题上除了“已经采纳”这一情形,还存在与“已经采纳”相对的其他几种情形,比如“听说过但还没采纳”“有意向但还没采纳”等。因此,作者继续对比使用者(已经采纳)与知晓者(尚未采纳)、意向者(尚未采纳)的编码情况,最终发现上述三个群体在多个方面的类属没有差异,同时进一步发现了使用者、知晓者、意向者对使用CSE的成果期待所存在的具体差异。(摘自《扎根理论方法信效度检验的五种方式》,作者:刘小华,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3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