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8
民族志学者借由逐字引用和对事件的“深描”,使得民族志的故事内容变得更加生动。这也让读者更容易代入讲述者的视角去理解研究观点,听懂故事并相信故事。以魏澜和张乐天的《家庭本位的“关系”实践:私人书信中的家庭主义图像(1972—1995年)》一文为例,学者使用民族志的叙事方式,在具体内容的呈现上,使用了逐字引用与“深描”的写作手法,将跨时25年的922封书信的部分内容进行原封不动的展示,使得读者更能够代入故事情境。而民族志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就是基于访谈内容的文本分析,因此将书信内容直观地通过逐字引用来呈现,不仅让研究者的所言所思有了依据,也给了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摘自《讲好民族志故事的2个技巧》,作者:张雯雯,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1月2日)
2024-02-27
文献可以在很多方面激发研究。有时候,它会指出一个相对没有涉足的领域,或暗示我们需要在什么方向上可以去进一步研究。同时,通过阅读文献可以发现,在已有的众多研究和著述中存在着矛盾或模糊的观点。这些差异表明需要一个能够帮助解决这些不确定性的研究。另外,研究者对某一个主题的阅读可能发现需要使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老的问题,即使该问题过去已经有过较为充分的研究。有关该问题领域的内容及其相关现象仍然模糊,这些未知的内容,如果被发现,可以用来重构研究者的理解。还有,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研究者也许会遇到和自己经验相冲突的研究结论,这可能会产生解决该冲突的研究。最后,阅读也许只是激发对一个主题的好奇心。当一位潜在的研究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怎么样”,而且发现该问题还没有答案,这时候研究者就有了一个问题领域。(摘自《质性研究的基础:形成扎根理论的程序与方法》,作者:朱丽叶·M.科宾,安塞尔姆·L.施特劳斯,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第1版)
2024-02-26
“质疑常识”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有些现象人们不觉得有问题,认为是正常的,这个时候,质疑常识,就是质疑“这个现象明明有问题,你们居然没意识到”。二是,有些现象人们虽然知道有问题,但也不会深究以往人们对这个问题所做的分析,这个时候,“质疑常识”就是质疑人们以往的判断和分析,从而对这个问题做出新解释。 比如,我国自古以来就提倡子女应该常回家看看父母,人们普遍认为,一方面父母希望子女多回家看看自己,另一方面,常回家看看不仅是父母的希望,更是子女孝顺的体现。但是在《“常回家看看”是必须的吗?——基于生活满意度视角的实证检验》这篇论文中,作者公开质疑:“常回家看看”是必须的吗?之后,作者由此出发,进行深入思考,通过回归分析论证“子女看望次数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得出“常回家看看并不能显著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这一结论。也即“常回家看看并不是必须的”。一般来说,大家对于社会现实问题都只是进行感叹,而不去深究背后的原因,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并进行验证,实现创新的目的。(摘自《论文选题创新的三个技巧》,作者:姚荣霞,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2月14日)
2024-02-25
斯普拉德利指出了三种主要的问题类型:描述的、结构的和对比的。描述问题通常相当宽泛,研究者可以了解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日常活动、他们生活中的事物和人”的看法。结构问题揭示了一些基本方式,研究对象通过这些方式将他们的文化知识组织成对他们来说(而不是对研究者来说)重要的范畴。而最有创造力的结构问题是“有严格内涵的、解释说明式的、目的-手段的问题”。有严格内涵的问题在意义的那些重要范畴周围划定了边界;解释说明式的问题聚焦于研究对象对特定事件或环境的理性说明;目的-手段问题关注的是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看,什么导致了什么。最后,对比式的问题让民族志学者了解到不同术语的意义,这些术语是以有些东西像什么不像什么这种方式来进行详细阐述的。(摘自《设计质性研究:有效研究计划的全程指导》,作者:凯瑟琳•马歇尔,格雷琴•B.罗斯曼,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
2024-02-24
论文写作中,组词成句,合句成段,编辑段落形成篇章,较为考验论文作者的逻辑组织能力。而如何以夯实、明确的结构以及紧凑、精致的辞令来形成精炼的论文结构?则需要以下三种方法。第一,建构逻辑清晰的行文结构,以中心策划的谋略作为其开端。第二,以段落为工作单位,即以主题句开始,以论证的呈现和解读为主体,以概括或结论来结束。第三,练习精炼文字的技艺。可以通过改变语序、删除副词形容词等技巧来去芜存菁,让读者抓住表述主旨。以上三种方法可以帮助作者在架构行文时秩序井然,也能使期刊编辑泛读论文内容时可以驾轻就熟。(摘自《人文与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写作指南》,作者:迈克尔·E.查普曼,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