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4
清晰了解所在领域的专业术语很重要,同样重要的是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正确地使用它,不能仅仅流于表面。对专业术语的滥用和误用会轻易地毁掉一项研究,结果只能是使读者觉得我们的研究思维混乱或有夸夸其谈之嫌,抓不住重点。当一个术语不仅仅有一个解释的时候,我们需要在文章中简洁明了地阐述它。这种情况通常是一个词或术语本身有一个日常的含义,在这个学科领域中又有一个更加精确的定义。要注意代词和所有格的精确使用,尤其要从语序上检查它们的表达是否清晰,使用这些词时它们是否准确地指代了是什么或是谁。如果句子中包含了一些从句和代词,很可能“它”和“它们”指代不明。要让动词的主语尽量靠近动词,避免用指代其他内容的从句来隔离动词的主语。如果我们这样做,读者可能会认为动词是用于修饰动词之前的名词。(摘自《学位论文和研究报告写作技巧渐进式指南》,作者:斯特拉·科特雷尔,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
2024-03-13
文献综述是呈现相关主题研究现状并推导论文研究问题的重要部分。但很多作者在此部分的撰写常常不尽人意,如文献梳理缺少条理性和逻辑性,无法顺利推导研究问题等等。而究竟如何合理规范地呈现文献综述部分?这里有五种基本要求。第一,言之有物。需围绕确切主题,展开实质梳理。第二,言之有理。对文献的评述需有理据。第三,言之有序。文献梳理的逻辑脉络需条理分明。第四,言之有度。文献梳理的内容需有所限定。第五,言之有情。梳理过程最好有“感情”投入。作者们需在写作时有意识地加以运用,并予以内化。(摘自《文献综述的“物”“理”“序”“度”“情”》,作者:张文静,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2月20日)
2024-03-12
访谈是民族志研究最重要的资料搜集方式,它可以对民族志研究者观察和体验到的东西进行解释,并将其放进一个更大的框架之中,一般的访谈形式包括如下三种形式。一是结构和半结构访谈,此类访谈通常服务于“做比较”与“找典型”的目的,比较回答者的反应,并把反应放到一般团体信仰和主题的背景之中。它的访谈研究目标非常清晰,类似于口头形式的问卷调查。二是非正式访谈,它对于发掘人们在想什么和比较两个人的想法是很有用的,这样的比较有助于帮助确定一个团体中的共同价值观——价值观会影响行为。三是回忆式访谈,它可以是结构、半结构或是非正式的。这类访谈并不能得到最正确的资料,因为人们总是会遗忘或是过滤过去发生的事件,但在一些研究中,回忆式访谈是搜集过去资料的唯一方法。(摘自《民族志:步步深入》,作者:大卫·费特曼,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2024-03-11
在案例研究论文中,实证部分应重点结合研究问题来分析案例资料,而不是“有什么资料,就分析什么资料”。一方面,在收集资料之前,我们需要对论文的研究问题有一个整体把握,也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收集什么资料?汇总之后再进行资料的收集。另一方面,在案例分析过程中,鉴于研究问题需要,我们可能会收集某些“正面案例”,用于佐证观点,也可能需要收集某些“负面案例”,用于问题分析。所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例,需要正确“摆放”其所处的位置。比如,如果是“正面案例”,那么就不能在论文实证分析的开头就引入进行分析,而是应在问题提出和分析之后,用正面案例作为观点的依据来支撑观点的表达;如果是“负面案例”,那么就应重点针对这一案例,比如从不同维度或者利用不同方法进行检验分析,并针对这一案例推导出普适性观点。(摘自《案例研究的常见误区与范文示例》,作者:岳鑫鑫,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02月29日)
2024-03-10
选择研究题目时,还要考虑的一点就是,题目有短期和长期之分:短期题目是写一篇或几篇论文时所选择的,而长期题目,可能是你一生追求的目标。作为研究者,应该时刻将这两种题目放在心中。 短期题目,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研究期间区分开。而且,要在一年或两年的研究期间内攻克研究题目。将在这一段研究期间内所取得的成果写成论文,为下一步的研究题目打好基础。 不断设定短期研究题目,有助于较顺利地写出一定数量的论文。但是,如果仅仅考虑短期题目的话,就有可能会失去研究的连贯性,研究内容也会变得短浅。因此,在研究之时,需要在短期题目之上设定一个高层次、包含性的长期题目。这样你发表的每一个研究内容,就会具有连贯性了。 反过来,如果只设定长期题目也会出现问题。长期题目,一般是比较大的题目。如果总是在考虑大的题目,论文就很难动笔,几年间都没有什么发表,没有动笔写论文的话,就会被认为是没有搞研究,这对研究者来说是有负面影响的。比较理想的战术就是,心怀长期题目,在短期时间内研究短期题目。(摘自《文科研究指南》,作者:东乡雄二,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