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9
“理论贡献”的其中一种理解,就是“批评已有理论的多个因素,并给出补救或替代方案”。这一情形包含如下几层意思:一是,“理论贡献”不是单一地孤立存在,而往往涉及已有理论的多个因素。这是因为,虽然实际写论文时可以只针对单一因素写“理论贡献”,但上述“理论贡献”之所以能成立,则有赖于作者本人对已有理论多个因素的统筹考虑。二是,“理论贡献”是对已有理论的补救或给出具体的替代方案。只指出前人的不足但不进一步给出补救,并不属于“理论贡献”。三是,“给出补救或替代方案”也就意味着,“理论贡献”是对已有理论研究的批评场。(摘自《论文“理论贡献”的三种推荐写法》,作者:刘小华,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8月12日)
2024-09-08
论文中引用非常重要,使用引用不仅可以充实论文观点的论证过程,而且还能够体现出研究过程的可靠性以及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甚至还能反映作者的科研道德和水平。如此一来,引用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选择与论文表述观点最为密切的文献,且最好是近3-5年内的文献,以便准确反映最新进展。针对查不到近3-5年文献的情况,需要反思是否存在以下两种情况。首先,是否直接以选题名称进行了检索,直接以选题名称搜索文献,可能会出现查不到文献的情况,需要将选题名称进行拆分,分别以“研究主题”及“缩小后的研究主题”分类检索。其次,是否有尝试用研究主题的同义或近义词进行检索,如选择某一网络词语作为研究主题词,这时候就需要将网络词语进行学术化,再进行文献的检索。(摘自《文献引用的七个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作者:岳鑫鑫,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8月1日)
2024-09-07
研究问题的具体化是指陈述研究问题时的精确程度,它是阐述问题时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方面。想一想提出“环境对学习能力会有什么影响”的实验者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个问题满足了研究问题的所有标准,但是它表述得如此含糊,以至于研究者搞不清楚到底要研究什么。“环境”和“学习能力”这两个概念是模糊的(“环境特征”是什么以及“学习”什么,是不清晰的)。实验者必须先将“环境”和“学习能力”的含义具体化,才能开展这项实验。现在对比一下上述问题与下面的这个问题:“单词的曝光量对学习单词的速度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就明确地指出了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在阐述研究问题时要具体到什么程度?以提问的形式阐述研究问题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研究者能很好地领会要研究的变量,并帮助实验者设计和开展实验。如果对问题的阐述已经足够为这些目的服务,那就不需要再进一步具体化了。如果这些目的都没有实现,就很有必要进一步对研究问题进行明确和限制。(摘自《什么是好的“研究问题”?》,作者:胡乐浩,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8月8日)
2024-09-06
在理想状况下,所有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都应该满足两个标准。第一,研究项目应该提出对现实世界真正重要的问题。此问题应该首先是政治、社会、经济生活的产物。同时,此问题能够有助于探究哪些因素显著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了解和预测那些可能有害或有益的事件。第二,一个研究项目应该本着为了提高研究者的科学解释能力,而对文献做出具体贡献。后者并不意味着所有为社会科学解释添砖加瓦的研究必须获得因果推论。有时候在着手解释问题之前,某个领域的知识更多需要的是事实调查和描述性说明。 第一个标准要求研究者关注现实世界的政治及社会现象,关注当前和历史上那些塑造人们生活的事件。一个研究问题是否符合这个标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判断。第二个标准将关注点引向社会科学的学术文献中,那些尚未提出的但极具意义的问题、那些已经提出但是没有被解决的难题以及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理论与方法。(摘自《研究设计的四个主要步骤》,作者:阿依慕,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8月18日)
2024-09-05
好的讨论部分通常包括以下要素:(1)对重要研究发现的概述;(2)依据现有研究对本研究发现的思考;(3)本研究对当前理论的意义(纯应用型研究除外);(4)对未能支持或只是部分支持假设的那些发现进行仔细盘查;(5)可能影响结果有效性或概括性的各种局限;(6)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7)本研究对专业实践或应用的意义。 其中,第(2)步最容易忽略,这一环节一般可以使用文献对比进行写作,也即,将自己的研究与已有研究进行比较。当然,其他环节如要寻找支持性或是反对性的证据,也建议采用文献对比的形式。我们写作时可以参考后文的示例,如“本研究的结果跟琼斯(Jones,2003)的发现相一致,即,习得性无助与就业努力之间呈负相关,但本研究把琼斯的发现扩展到了非残疾人群”。再如“和史密斯(2004)靠自我报告来寻找掩饰证据而得到的结果有所不同,本研究的发现得到行为证据的支持,即青少年实际喝的酒比他们向家人承认的要多。”(摘自《论文“讨论”部分写作指南》,作者:施利娟,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