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6
初始文献检索包括判定在哪里找信息以及如何找信息,可以用单个问询进行,可能会找到一个或多个书目出处。但更多时候是个复杂而反复(即重复)的进程。启动文献检索时,跨学科研究者有责任尽其最大能力从方方面面仔细思考问题,并避免受到学科专家“所见”(即“所写”)的影响,搁置对问题的判断。如果对其他人就该问题所说没有基本的了解,人们就不可能真的想透问题;但是,仅仅关注学科专家“所见”(即“所写”)会有束缚人们观察能力的危险。 跨学科研究还包括寻找学科研究者没能看到的东西。学科研究者通常关注总体复杂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排除了其他方面。人们应该克服诱惑,最好不在初始检索前和完成全面检索前就形成观点(当然,这很难做到,尤其是所处理的议题里人们的观点充斥了道德立场或信仰传统)。假如人们早就有了一个观点,就应该尽力不让它影响检索。(摘自《文献检索的两种方式》,作者:张雯雯,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5月23日)
2024-06-05
“要素齐全”式标题说的是,报纸论文的标题同时体现了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从形式规范上比较接近期刊论文的标题。有的标题甚至还包含研究框架、研究发现等要素。比如,《列宁的认识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这一标题,同时呈现了研究主题(列宁认识论思想)、研究问题(列宁的认识论思想是什么、这些思想有何当代价值)、研究框架(认识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青少年手机依赖:评估、风险因素及防治》这一标题,也同时体现了上述要素,冒号前面的文字说的是研究主题,冒号后面的文字说的是研究问题和研究框架。 总的来说,“要素齐全”式标题在报纸论文中并不算最常见的标题类型。正因为如此,我们有时从标题上,就能直接看出哪些是报纸论文、哪些是期刊论文。尽管此类标题在报纸论文中占比较少,但由于其较为完备、规范,我们仍然将其作为报纸论文标题拟制的一种重要方式。(摘自《报纸编辑喜欢的10种论文标题:以〈中国社会科学报〉为例》,作者:刘小华,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3年9月13日)
2024-06-04
有时候,一些论文的选题可能是针对某个较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在梳理文献时,若仅是围绕这一具体的研究对象呈现相关文献,则可能存在文献数量不充足的情况。有些作者可能便因此直白地说明“文献较少”,或者直接隐去了文献综述部分。这样一来便无法从学术层面说清楚研究缘起及由来。因此,针对此种情况,围绕这一研究对象寻找其上位概念进行梳理,便是可行之举。上位概念即属概念,用通俗的话来讲,可以理解为其内涵和外延包含得更广泛的概念。(摘自《文献梳理体现条理性和逻辑性的四种基本思路》,作者:张文静,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3年7月25日)
2024-06-03
针对某一问题,不同群体会有不同的立场和选择,从而出现多种情形。只有同时纳入这些不同立场群体所对应的不同情形,对比其编码情况,并确认无新的类属,才能说研究具备了较高的信效度。 比如,《〈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采纳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一文,作者考虑到虽然论文研究的是“采纳影响因素”,但如果仅研究已经采纳的群体样本,那么难免会得出不够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在“采纳”问题上除了“已经采纳”这一情形,还存在与“已经采纳”相对的其他几种情形,比如“听说过但还没采纳”“有意向但还没采纳”等。因此,作者继续对比使用者(已经采纳)与知晓者(尚未采纳)、意向者(尚未采纳)的编码情况,最终发现上述三个群体在多个方面的类属没有差异,同时进一步发现了使用者、知晓者、意向者对使用CSE的成果期待所存在的具体差异。(摘自《扎根理论方法信效度检验的五种方式》,作者:刘小华,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3年9月21日)
2024-06-02
“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学习的是“理论”层面的相关知识,而不是理论之外的其他知识;二是要学习的是处于前沿的那些理论知识,而不是司空见惯的那些理论知识。大人物自身的身份和地位,决定了他们更可能站在学科领域的前沿位置,引领着学科专业研究的方向。学习大人物的论文,就是学习他们所提出的前沿见解。因为理论本身是前沿的,所以普通作者对这些前沿理论知识接触得越早,越有利于丰富自己的学科理论知识储备,进而有利于早日融入上述前沿理论知识所酝酿形成的学术研究重点领域,从而在富有发展前景的特定方向中,占得论文写作与发表的先机。(摘自《学习“大人物”论文的五个建议:以《中国社会科学》为例》,作者:刘小华,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3年7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