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0
把笔记变成文稿,最关键的是要找到合适的结构。首先是将各个想法联系起来的大框架,然后是论证每个想法或陈述每个想法的平行结构。可以尝试以下组织想法的窍门:第一,思维导图。把你的想法都画在纸上以后,就可以试着整理出它们之间的先后顺序。第二,把想法写在检索卡片上(一张一个想法),然后把它们分组或按某种结构摆放,看看哪些想法是不符合整体框架的,哪些想法是需要着重强调的。 有经验的写作者往往会建议先列出一个具体的写作纲要,包括内容大纲、标题和相应部分的概要、标题加上对相应部分“角色”的描述(这部分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它如何为整个论证服务)等。(摘自《论文写作与发表的七个关键问题》,作者:施利娟,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5月22日)
2024-07-19
浮夸在学术论文写作中的表现是冗长、复杂和晦涩的词语的使用。由于担心想法会显得过于简单,或出于炫耀的欲望,学者们经常屈从于华而不实的文字,加入不必要的专业术语和过于复杂的词语来润色句子。奥本海默发现,简单的文字更容易处理,增强了理解的方便性,并产生了各种有益的结果;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使用更复杂的语言会导致人们认为作者的智力较低。 对浮夸文字的建议解决办法则是,在有相应的通用语言术语时就限行话化使用,并尽可能地使用较短而非较长的词汇。此外,避免使用听起来华而不实的词语和短语以及自以为是的词语,也要避免晦涩难懂的说法,这样会让读者觉得自己是个地位低下的局外人。不要使用外语,特别是引语,除非你知道你的听众会说这种语言,或者该外语单词或短语是广为接受的结构性标签。(摘自《学术论文写作的“十字”语病》,作者:张文静,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6月21日)
2024-07-18
在论文写作中,避免只是简单扣上某一理论视角的帽子,应在理论选择、文献综述或研究设计、论证分析三个环节。首先,在策划选题择定理论环节,就应根据研究问题的特性及需要,去选择与其紧密相关的理论,确保理论的选择不是出于流行或表面的原因,而是基于其对研究问题的独特视角和解释力。其次,在文献综述或研究设计中,不仅要概述理论的核心观点和基本内容,还要阐释理论如何能够有助于研究问题的解决,即其适用性为何。最后,在论文其余各部分的具体论述之中,需注重理论与研究内容的无缝对接,避免生硬套用理论或简单罗列数据,深入剖析数据背后的意义,用理论透析实证发现或研究观点,将理论与研究融合互嵌,实现理论与实证结果的深度对话。(摘自《论文“扣大帽子”的四种表现与对策》,作者:胡乐浩,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6月26日)
2024-07-17
第一,将相邻并且大概具有相同意思的句子合并成长难句。就像以代词,尤其是以“这”开头的句子,很可能被合并成复杂句。还可以在长难句中置入分号,不过要量力而为。第二,尝试改变语序。以动名词短语开头的句子通常会节省单次用量,但是像前述分号的使用一样,不要过度使用此技巧。第三,删除90%的副词和形容词。例如像“非常”这种经常被滥用的单词也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不如把其作用留给要求特别效果的情况。第四,避免陈述众所周知的内容,尤其注意不要写过多常识性的内容,一方面会导致次要信息过多,迟迟看不到论述核心;另一方面也造成论述内容主次详略失当。此外,还需要注意去掉冗词。例如,可以写“在那段时间”“在那个阶段”,但最好不要写“在那个时间阶段”,不然会显得过度重复。(摘自《论文结构的精炼方法》,作者:张文静,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6月29日)
2024-07-16
文献综述可以提高对概念与关系的理论敏感性,这些概念和关系在先前文献中已经被反复强调,因此可能是有意义的、重要的。它有以下几种用途:第一,它可以用来解释研究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形成具体的研究问题和选择研究群体,或者在研究过程中促进新观点和新概念的产生。第二,文献可以促进具体研究问题的产生。文献可以帮助你确定一个初始的清单,罗列出你要研究的相关问题或要观察的相关行为。第三,文献可以提供一些你需要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群体的信息,以便能发现对你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现象。(摘自《文献综述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中的不同》,作者:岳鑫鑫,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