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题好一半文”,把选好题视为学术论文成功的一半,可见选题好对论文的成功,关系重大。凡有成就的科学技术专家之所以能获得卓越的成就,首要的因素就在于选题好。不然,就难以出成果,或根本出不了成果。如果要解决的问题是一个真问题,但解决问题的条件不具备,选这样的论题来写文章,那么也必然会无功而返。反之,问题是真问题,又具备了解决问题的时代条件,选这样的论题来做,就是选对了,选好了。(摘自《学术论文写作通鉴》,著者:陶富源,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摘要是为了让读者在不必阅读全文,即可获悉文章观点,而概要是为了让读者获悉文章的总体脉络与价值。简单说,摘要是内生性的,而概要则是外生性的。摘要最好是直接摘取原文精华词句,然后连缀成段,以简练的语词传达作者的核心观点。概要的重点是以第三方角度对文章进行评述,类似于文献回顾。使用“本文”作为主语,外在性地描述作者是如何得出结论,使用“通过”“发现”,会添加对文章的评价、概括等附加语,摘要一般不会出现。(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1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作者分享:核心期刊论文的生产过程》专家:刘西川)
课题的选择不是科学工作者随心所欲的事情,它与科学发展本身以及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紧密相连,因此受到各方面的制约。选题必须遵守一些原则,否则是无意义的。常规的课题选择有八大原则:必要性、科学性、创造性、可能性、经济性、行情性、优势性和发展性原则,其中,必要性、科学性、创造性、可能性四大原则为最基本、最必要的原则,缺一不可。(摘自《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著者:周新年,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
大家从一开始写文章的时候就要给自己立一个目标,但凡我们立得目标大一些,比如要发权威期刊。我们把每一篇文章都往权威期刊的要求上靠,不论是文字表达还是框架结构还是研究方法上,尝试能用最新的、最好的、最完整的方式去做。如果写得稍微差一些,即便权威期刊发表不了,那么发核心或者普刊相对而言也是容易的。(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15篇C刊论文作者分享:基于核心期刊偏好的论文写作与发表策略》专家:何义珠)
我们研究的是一个很小的现象,比如说居委会、村委会、业主委员会,但这不意味着就是层次太低了。我们研究的可能是业主委员会的维权,维权的“权”就是权利,不是权力,不是权威。这个权利是个什么层次的概念?权利是全人类的政治生活里最重要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写文章讨论业主委员会的维权的时候,背后研究的是中国人的公民权利意识怎样成长,怎样在跟物业公司、跟居委会、跟街道办事处的很细碎的互动过程中慢慢成长起来。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就不必担心别人认为你研究的东西太小、没价值。(摘自《不发表,就出局》,作者:李连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