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9
文献综述的“对比分析”是指对比不同的已有文献,揭示已有文献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而不是不加区分地全盘否定。对比分析关注不同文献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发现不同文献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从而确保客观性。 以《城市房价泡沫及其传染的“波纹”效应》(《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12期)为例。在综述房价泡沫测度方法时,作者说“主要有三类”,分别是指标法、统计检验法、模型法。关于指标法,作者的评价是“计算简便易行,但指标统计口径和临界值的选择缺乏统一标准,主观性较强”。关于统计检验法,作者的评价是“尽管统计检验法比指标法更客观,但Hott and Monnin(2008)利用ADF、KPSS、PP等方法对……进行泡沫检验,发现使用不同检验方法,其结果并不一致”。作者还进一步指出“统计检验法与指标法均无法计算住宅基础价值,对泡沫水平的测度未严格遵循房价泡沫的定义”。上述文献批评既有肯定也有否定,且都通过对比不同文献而分析得出,因此内容是客观的。(摘自《文献综述的四种写法》,作者:刘小华,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12月16日)
2025-01-28
“依据字词频率”提炼扎根理论的范畴,可以避免提炼的“主观性”。“依据字词频率”就是围绕编码资料中特定字词出现的频率,来决定把哪些字词作为扎根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不把哪些字词作为扎根理论的概念范畴。从价值和概率上说,出现频率越高的字词,其在文中的价值越大,越有助于概念范畴的提炼。而且,字词频率的高低是客观事实,不是人为能操纵的。因此,依据字词频率提取概念范畴,有助于避免主观倾向。 如《基层政府社会矛盾治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视角》(《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这篇论文研究的是“基层政府社会矛盾治理能力评估指标”。为了提取各级概念范畴,作者“按照字词频率搜索并提取包含‘政府社会矛盾治理能力’的关键词,……通过分析字词频率可知,现有研究多围绕……等词组”。也便是把字词频率作为概念范畴提炼的一个重要依据。(摘自《扎根编码范畴提炼避免“主观性”的四种方式》,作者:刘小华,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10月29日)
2025-01-27
结论是建立在前文写作基础之上的,是对论文内容的总结,尤其是对论文主题、理论起到深化、升华的作用。总体来说,就是要说明论文研究的重要性(但不要与前言内容重复),概括结果部分的重要发现,通过对研究结果的概括、对局限性的讨论等来解释论文的工作如何填补了前言部分提出的研究领域的不足之处,此时的观点即可视为独特的创新观点。之后,再进一步说明本研究是否提供了推动该领域发展的新路径/策略/机遇等。有些(定量)论文还要指出该研究中的不足,说明某方面在今后值得继续探讨,也即为未来(自己或他人)继续研究预留一个出口。(摘自《“好论文”的八个方面(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通用版)》,作者:亓钊,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5年1月19日)
2025-01-26
价值论点指的是对观点优劣、行动过程、行为或立场等做出评价和判断。实际上在其定义中,最重要的就是“评价”“判断”这两个词。在文献综述过程中,并非全都是由其他学者的观点组成,需要有论文作者的“介入”,否则就变成了文献的拼凑,这并非实际意义的文献综述,更遑论对研究问题的推导。因此,价值论点实则就是作者在整理资料阶段所发现的一些规律、特征,这些规律或特征就是作者的评价或判断。在进行文献梳理时,作者将其凝炼地呈现出来,作为一种价值论点而存在。价值判断要呈现出来,一方面是为了体现文献梳理的严密逻辑,另一方面也是作者对文献梳理观点的把控,以便更好地为研究问题的推导服务。为了证明所做出的评价或者自己的态度是成立的,仍然需要提供“赞成证据”,即表示支持或赞成的证据。(摘自《文献综述的五种论点类型及其逻辑》,作者:张文静,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5年1月11日)
2025-01-25
论文在写作对策建议时,应直接干脆,避免迂回曲折。这意味着对策建议应聚焦于直接解决问题的关键点,而不是试图面面俱到,导致主次不分。比如《高等教育政策何以遭遇执行阻滞?——基于“激励-冲突”框架的类型分析》这篇论文,在写作论文时,作者先说明了对策建议是什么,之后用了两句话解释为什么提出这一对策建议。这些解释性内容本身有价值,但结合上下文来看,此处提到的“政府逻辑偏好、共同价值导向、提升高校变革能力”等方面与“完善激励内容”关系不大。 针对上述问题,期刊编辑在返修稿中给出建议“将具体措施进一步写实,不要论为什么干,而要怎么干、如何干”。因此,从发表后的论文来看,作者直接删除了上述解释性内容,直接了当地说明“完善政策激励内容”这一对策建议中,具体包括的内容“其一,应明确……”,确保每一句话都服务于对策建议的阐述。(摘自《论文对策建议写作的五个策略:基于一篇C刊论文发表前后的内容比较》,作者:岳鑫鑫,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