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832对论文“仿写”的积极理解
我们要对仿写有一个客观、中肯的认知,既得打破对这种写作形式的刻板印象,又要消除对仿写对象范文的过度“崇拜”。不要觉得“仿写”是一种投机取巧,进而对它嗤之以鼻,更不能机械模仿,陷入仿写窠臼。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身为科研工作者,致力于学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仿写”的意义和目的。将“仿写”放置于整个学术写作过程中,尤其对科研小白而言,它是对范文的模仿练习。其最终目的并不是追求一种完美的“复刻”,更重要的是对“仿写”过程的经历、体验。毕竟对每一位严谨的科研工作者来说,研究成果不会止步于高质量的“仿写”。即便下笔成文,“仿写”出的文章依然只是投稿、发表之前的一个试验品。更何况,我们所要强调的“仿写”更侧重于过程。由此说,“仿写”这一行为,更像是催化剂,是实现论文写作由量变到质变的必要手段。(摘自《论文“仿写”的误读、理解与操作》,作者:亓钊,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3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