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19 规范理论饱和度检验,避免理论预设问题
理论饱和度的验证,是扎根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步骤,可以确保理论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然而,在实际论文写作中,一些作者不重视展示理论饱和度的检验过程,将其视为一个可有可无的次要步骤,进而影响理论的成熟度和完整性。但是,只有严格执行理论饱和度检验并获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才能既体现理论性又不致理论预设。
比如《<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采纳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外语界》2021年第5期)一文,对理论饱和度检验做了充分介绍。一方面按照研究设计的既定计划,即从32份访谈资料中选取7份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对其进行开放式登录和关联式登录,观察是否有新的概念、类属出现,检验结果显示没有出现新的类属,已经理论饱和。另一方面,为避免研究仅限于已经采纳的群体而产生唯创新偏见,该文还对比了使用者与知晓者、意向者的编码情况,结果发现3个群体在主要类属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并进一步发现使用者与知晓者、意向者、未采纳者存在的一些倾向差异,最终确证三级编码已趋饱和。(摘自《扎根理论研究避免“理论预设”的四个策略》,作者:刘小华,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5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