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275 如果通过拆解研究问题,使其与理论匹配?
一、判断某理论在论文研究问题所属领域是否有使用先例。比如《多源流理论视域下研究生教育治理的发展困境与提升路径》这篇文章在引入理论视角时,作者认为,多源流理论在教育领域是适用的,那么自然也适用作者研究的“研究生教育”。
二、提炼论文研究问题的关键词,判断其与理论的适配性。比如《信息不对称理论视域下新高考改革的困境及突破》这篇文章在引入理论视角时,在提出的问题中,关键词包括“媒体宣传”“受众了解程度”等,这些关键词的连接点即是“信息”,作者进而引入“信息不对称”理论。
三、判断论文研究问题的出发点,选择更适配的理论。比如《农村家庭“因教致贫”现象解读与政策建议——基于脆弱性理论视角》这篇文章在引入理论视角时,提出“已有研究大多数是基于个体层面的静态对比,而较少涉及群体层面的动态分析”,并说明“在群体层面,‘因教致贫’问题的动态形成过程具有较为显著的脆弱性特征”,之后便引入了脆弱性理论。(摘自《理论与内容“脱节”问题的三个解决策略》,作者:岳鑫鑫,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5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