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

No.1246 如何使引言部分的“价值评价”更具客观性?

论文引言“价值评价”的写作,其实包含两个工作:一是交代论文的研究价值,二是评价自己论文的价值时,要言之有据,不能主观评价。而“文献比较”是说,拿自己的研究与已有研究(文献)做比较。上述“比较”是实打实的、看得见的,能够为论文价值的真实性、客观性提供佐证。因此,当论文逐条呈现具体的文献比较时,也就体现了“价值评价”是客观性。 比如,《人工智能、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改善:资本结构优化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2期)。作者在论文引言部分,单独设立一段介绍“本文的主要贡献”,里面提到2条文献比较。其中,第1条写的是“在……等(2019)等已有文献所构建的模型基础上,将……细分为……,构建了……,这有助于细致考察……,从而探寻……。与……等研究相比,本文对……刻画更加细致,更适用于研究……”。这里的写作逻辑是,先说已有文献做了什么,再说“本文”做了什么,从而体现出论文与已有研究的区别,有了以上铺垫,最后得出“本文”的独到价值。第2条写的是“提出了……。虽然已经有大量文献研究……并提出了……,但是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而忽视了……。与之不同,本文基于……,发现……”。这1条的写作逻辑与第1条略有区别。它先说“本文”认为,也就是亮出“新观点”,并很客观地承认已有文献也研究了类似问题,但之后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文跟已有研究的区别,从而印证了开头提到的“新观点”所具有的实际价值。(摘自《引言部分“理论贡献”的四种写法》,作者:刘小华,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5年1月8日)

评论

暂时还没有数据

评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