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

No.1195 扎根理论论文摘要如何避免“范畴的简单罗列”?

很多作者在写扎根理论论文摘要中的“研究发现”时,容易出现简单罗列各个范畴的问题,通过“研究主题+各个主范畴与副范畴之间的关系”的写法,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这一写法是将论文研究主题与编码中各个主范畴、副范畴串联起来,整合成一句话表述出来。 范文《何为引领青年?—基于政策文本的扎根理论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21年第9期)运用了这一写法。从题目可知,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引领青年”,研究问题是“何为引领青年”。作者在摘要提到了“引领青年意味着在引领青年的思想与组织渊源指引下,由共青团等主体组成的引领青年的体系,通过运用工具、方式方法等发挥引领青年的能力,面对与破解引领青年的竞争与挑战,作用到各类青年对象上,对其思想政治、价值观与时代意识等客体因素产生影响,让青年具备与社会、时代和体制相容的特质,以实现引领青年的目标”。作者首先叙述了论文的研究主题“引领青年”,而后阐述各个主副范畴“引领青年的思想与组织渊源”是主范畴,“思想与组织渊源”是对应的副范畴;“引领青年的体系”是主范畴,“引领的主体”是对应的副范畴;以此类推。可见,这句话很好地回应了题目中的“何为引领青年”这一问题。(摘自《扎根理论论文摘要“研究发现”的五种写法》,作者:姚荣霞,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11月09日)

评论

暂时还没有数据

评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