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一、构建新理论框架。质性研究在建设新的理论框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当已有实践研究已很多,但相关领域内还缺少理论总结或尚未建立起成熟理论时,进行质性研究可以从众多经验入手,发现新的模式、关联和概念,归纳总结新的理论模型。 二、深入探索和理解复杂问题。当研究对象涉及复杂的人类行为、态度、信念或社会现象时,质性研究可以提供深入理解和详细描述的机会,。质性研究能够通过对个体经验、案例、访谈等的深入分析,揭示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机制,获取具体的建设性意见。 三、了解个体/参与者的经验和感受。当研究关注个体的经验、感受、观点或态度时,质性研究可以提供深入理解,并允许研究者捕捉到个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四、探索新领域/新问题。当研究领域尚未被深入探究或理解时,质性研究可以用来开展初步探索,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指导。 五、探究社会互动和文化意义。质性研究是理解文化意义和社会互动的有效工具,质性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社会互动背后的权力关系和社会实践的动态。(摘自《质性方法适用的五种情境》,作者:施利娟,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10月24日)
2024-11-20
这一写法主要适用于运用扎根理论这一方法研究“XX对XX的影响”这类问题,比如“XX对XX的影响机制”“XX对XX的影响路径”等等。要想运用这一方法,作者需要首先论述研究主体对研究客体的作用机制,之后阐释作用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最后还需要说明研究客体的优化路径。 范文《角色认同与创业机会开发:以技术创业为例》符合这一写法。从摘要可知,本文的研究主体是“角色认同”,研究客体是“创业机会开发”。作者首先叙述了研究主体对研究客体的作用机制,也即第四句作者提到了,“角色认同是影响创业者开发不同创业机会的微观解释机制,……,进而影响了其对外界环境中新颖信息的捕捉与吸收”。第五句,作者又叙述了作用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第六句,作者又介绍了研究客体的优化路径。(摘自《扎根理论论文摘要“研究发现”的五种写法》,作者:姚荣霞,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11月09日)
2024-11-19
“政策”一般是指导性的,政策内容往往高度凝练而不可能事无巨细。但是,从政策发布到实际落实,里面的很多细节都需要厘清,否则会影响政策执行的效能。特别是,以一种理论思维审视政策中的模糊之处。因此,使用政策内容作为研究背景,而且准备以设问的方式交代研究背景时,我们便可以围绕“反思政策背后的理论模糊点”展开写作。 比如,《“互联网+”为什么加出了业绩》(《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5期)。作者在引言部分第1段第1句引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针对这一政策,作者紧随其后发出三连问:“实体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中的传统企业如何推进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是否能帮助传统企业提升业绩?“互联网+”帮助传统企业提升业绩的机制与路径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十九大报告本身没有直接回答的问题。这就是政策存在的理论模糊点。(摘自《论文开篇第一句的五种“设问”写法》,作者:刘小华,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11月05日)
2024-11-18
价值论点指的是对观点优劣、行动过程、行为或立场等做出评价和判断。实际上在其定义中,最重要的就是“评价”“判断”这两个词。在文献综述过程中,并非全都是由其他学者的观点组成,需要有论文作者的“介入”,否则就变成了文献的拼凑,这并非实际意义的文献综述,更遑论对研究问题的推导。因此,价值论点实则就是作者在整理资料阶段所发现的一些规律、特征,这些规律或特征就是作者的评价或判断。在进行文献梳理时,作者将其凝炼地呈现出来,作为一种价值论点而存在。价值判断要呈现出来,一方面是为了体现文献梳理的严密逻辑,另一方面也是作者对文献梳理观点的把控,以便更好地为研究问题的推导服务。为了证明所做出的评价或者自己的态度是成立的,仍然需要提供“赞成证据”,即表示支持或赞成的证据。(摘自《文献综述的五种论点及其写作逻辑》,作者:张文静,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10月31日)
2024-11-17
一、摆脱段落末尾的累赘。当一个段落的最后一行只有几个字时,可称其为“累赘”。应该尽可能地把它们删掉,特别是当你面临的是页数而不是字数的限制时,作者所提供的经验法则则是,如果该段的最后一行字数多少,就应重写该段,或者重新撰写该行所在的句子,之道“累赘”的情况不再显著。 二、不要使用现有关键概念的同义词。在学术界,使用关键概念的同义词会造成混乱。有时候类似的术语可以代表不同的概念,因此在谈论你的理论概念时要保持语言的一致性。 三、使用引文时需谨慎。使用引文来支持你的论点、定义和主张等时,要注意谨慎。不要每隔一个词就引用一个参考文献,也不要觉得你必须引用关于某一主题的所有研究。要全面而明智,每篇文章的引用都要有目的。如果你只引用了一篇文章,而在统一问题上至少还有两处引用,那么请放弃额外的引用。必要时这是缩短论文的一个好方法。(摘自《论文写作十八条全指南》,作者:张文静,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4年10月26日)